第一部分 学校基本情况
一、单位名称
湖北理工学院
二、学校基本概况
湖北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地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的湖北省黄石市。学校占地14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5万平方米,背靠青龙山,环绕磁湖水,环境优美,景色如画,被誉为最美的校园。
学校于1975年建校,1977年开办本科专业,经历了湖北省高等学校黄石高工班、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黄石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学阶段,2004年升本成立黄石理工学院,2010年全国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1年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2016年当选为湖北省高校应用型联盟首届轮值主席单位。在湖北省属高校中率先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1年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202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学校设有21个教学院部,有工、理、经、管、医、文、教、艺8个学科门类和56个本科招生专业。“生态环境修复与健康”、“智能制造”、“环境科学与工程”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环境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理论”和“药学”4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在2021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学校国际学术水平和学科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学校坚持以专业建设为引领,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已有临床医学、环境工程等专业通过了专业认证,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2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6个;省级一流课程18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4门;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0个。
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和教学实践平台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成果产出,提供有力支撑。拥有国家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1个、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省级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推广中心1个,与区域企业共建各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0余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6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2个、省级环境监测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省级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评为“湖北省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学校馆藏图书120余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9个(含电子图书304.88万种),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12.5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3亿元,体育场馆设施齐全。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在校生18243人,其中留学生220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05人,其中教授正高115人,副教授及副高343人,博士328人,硕士624人。教师中有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8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4人;楚天学者7人;湖北省产业教授2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黄石市“东楚英才”3人;学校从国内外著名高校聘请了2名院士和30多名有影响的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
学校秉持OBE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走在全省前列。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数量共706项,其中国家级163项、省级543项;学生承担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45余项;获得专利130余项、软件著作权近30项;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高于本省非“211”高校平均水平。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90%以上,曾获“湖北省就业工作先进高校”,2021年获评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毕业生深受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青睐,许多校友已成为所在企业、单位的骨干和高管,荣获省级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行业翘楚;有不少校友创办的企业成功上市,成为行业领跑者。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斐然,培育和孵化大学生创业公司200余家,创新创业基地被认定为人社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北省政府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教育厅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省人社厅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省级创业学院”、省科技厅“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3A众创空间”、省经信厅“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学校是国家级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与加拿大、美国、新西兰、英国、爱尔兰、拉脱维亚、韩国、葡萄牙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师资互访、科研合作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与美国北肯塔基大学、美国梅里马克学院和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了本科教育项目。开办有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3项,合作项目在校生650余人。先后与省内外地方政府、国家级科技园区、国内知名企业共建了2个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与本地医疗集团共建了3个临床学院;与省内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3个专业“3+2”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与省内外企业共建了近20个研究院和研发中心;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武汉地区高校联合培养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150余名。
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全校师生秉承“明德、格物、经世、致用”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的理工精神,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美校、依法治校,打造绿色理工、文明理工、数智理工、美丽理工、平安理工、幸福理工,致力于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担承新时代大学的历史使命,奋力谱写创新发展的新篇章。(截止时间2022年6月15日)
三、目前学校机构设置
(一)党政管理机构(23个)
1、党政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
2、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
3、党委组织部、党校、机关党委 、统战部
4、党委宣传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公室)
5、学生工作部(武装部) 学生工作处
6、团委
7、教师工作部 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
8、发展规划处(采购与招投标办公室)
9、教务处、虚拟学院
10、科研处、校科协、校企合作委员会办公室
11、招生工作处
12、毕业生就业工作处(创新创业学院)
13、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
14、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15、财务处
16、审计处
17、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18、信息化建设管理处(信息技术中心)
19、后勤保障处
20、保卫处
21、离退休工作处
22、科技园管理委员会
23、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二)群团组织(1个)
1、工会、校妇委会
(三)直属部门(6个)
1、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
2、学报编辑部
3、图书馆
4、档案馆
5、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6、校医院
(五)教学院(部)(21个)
1、机电工程学院
2、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3、经济与管理学院
4、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5、医学院
6、化学与化工学院
7、计算机学院
8、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9、艺术学院
10、师范学院
11、数理学院
12、外国语学院
13、国际学院
14、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5、宜兴工程学院
16、滨江学院
17、继续教育学院(黄石广播电视大学 湖北理工学院自学考试办公室)
18、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
19、体育部
20、第一临床学院
21、 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四、学校领导任职情况
(一)中共湖北理工学院委员会
党委书记 张方胜(2022.7.15—…… )
党委副书记 李社教(2015.1.16—……)
李金奇(2019.9.20—……)
纪委书记 闵远良(2022.1.7— …)
党委常委 闵远良(2022.1.7— …)
尹念东(2011.1.21—……)
涂立桥(2015.5.29—……)
冯运仿(2019.12.23-……)
刘修海(2021.7.2-……)
张素珍(2021.5.28-…… )
党委委员(共22名,按姓氏笔画排列)
干洪伟(2021.5.28—……)
尹念东(2011.1.21—……)
闵远良(2022.1.7— …)
冯运仿(2019.12.23-……)
向 琰(2021.5.28—……)
刘胜民(2021.5.28—……)
刘修海(2021.7.2-……)
李金奇(2019.9.20—……)
李社教(2015.1.16—……)
吴凤庭(2021.5.28—……)
闵远良(2022.1.7— …)
张方胜(2022.7.15—…… )
张宇旭(2021.5.28—……)
张素珍(2021.5.28-……)
夏 宇(2021.5.28—……)
徐 超(2021.5.28—……)
徐庆华(2021.5.28—……)
高 飞(2021.5.28—……)
涂立桥(2015.5.29—……)
黄 山(2021.5.28—……)
程 涛(2021.5.28—……)
魏志刚(2021.5.28—……)
(二)中共湖北理工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
纪委书记 闵远良(2022.1.7— …)
纪委副书记 程细权(2018.11.9—……)
纪委委员(共9名,按姓氏笔画排列)
卢旭升(2021.5.28—……)
刘 星(2021.5.28—……)
李 琴(2021.5.28—……)
闵远良(2022.1.7— …)
杨 玲(2021.5.28—……)
罗建军(2021.5.28—……)
周松林(2021.5.28—……)
程良松(2021.5.28—……)
程细权(2018.11.9—……)
(三)湖北理工学院行政
院 长 李社教(2015.1.16—……)
副院长 尹念东(2012.5.3—……)
肖文胜(2014.5.30—……)
涂立桥(2015.5.29—……)
冯运仿(2019.12.23-……)
刘修海(2021.7.2-……)
校务委员 徐 超(2006.10.26—……)
张素珍(2013.5.10—……)
(四)湖北理工学院工会委员会
主 席 李金奇(2020.11.29—……)
常务副主席 陶志翔(2021.8.25—……)
副 主 席 兼职副主席 胡卫东(2020.11.29—……)
工会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军军 卢小菊 张友良 张 丽 李金奇
李晓勇 肖 悦 范绪枝 郑 卫 胡卫东
夏 宇 望 华 章 磊 程 涛 魏志刚
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主 任
副主任 陈 晋
委 员 吴鸿霞 陈亚芬 陈 晋 龚 斌
康 薇 谢 晨
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
主 任 徐亚雄
副主任 鲁千霞
委 员 肖 悦 周 全 罗 松 徐亚雄 鲁千霞
第二部分 档案全宗概况
一、学校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学校档案工作由校长领导,一名党委常委、副校长分管,设有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配备档案管理人员,档案库房满足工作需要。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理念的更新,学校领导的档案意识不断增强,逐年加大档案经费投入,购置了档案管理必须的软硬件设施,并逐步健全档案队伍建设,学校档案工作朝着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迈进。2013年12月我校档案工作规范管理获得AAA级,2016年12月档案工作规范管理获省特级。2019年11月通过了省特级复审。近两年来我校档案工作在省市档案局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以湖北省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特级考评办法为标准,不断加强档案管理,狠抓制度建设、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档案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档案工作机构沿革
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于1986年6月正式成立档案室,统一管理文书档案。1990年9月,黄石大学(筹)设立档案馆(副科级机构)。1992年7月,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办公室内设档案机要室。2002年1月,黄石高等专科学校成立档案馆,挂靠校长办公室。2007年4月,档案馆从校长办公室独立出来,为副处级单位。2010年7月,档案馆升格为正处级单位。
(二)学校档案工作概况
档案工作是学校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档案馆具有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双重职能,档案馆既承担集中统一管理档案为学校各项工作服务的职能,也有对各部门立卷归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的权利。近几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档案管理水平、办公条件、库房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为加强档案馆规范化建设需要,学校及时调整了各单位部门档案工作分管负责人和兼职档案员,形成了全校档案工作网络,正式推行实施部门预立卷归档制度。2007年学校投入专项经费购置了档案管理软件、服务器,8月我校档案数字化工作正式启动。档案信息化稳步推进,2012年档案管理信息化纳入了学校整体建设规划,列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内容。学校每年都将档案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自2007年起将档案工作纳入教学院部年度、机关职能部门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通过考核增强了师生的档案意识,提升了档案工作的地位。经过几年的建设,档案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信息化建设效果明显,档案利用更加快捷,2013年12月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达到AAA级,2016年顺利通过省特级复审,2019年11月通过了省特级复审。
几年来档案馆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积极履行工作职责,以“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开放创新”的理工精神,通过不同途径提高业务能力,加大收集力度,逐步丰富馆藏,规范档案管理,为使学校档案管理水平能适应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做出了艰辛的努力。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潜心学习国家、省市及高校档案管理的一系列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修订了一系列档案工作的文件和制度,业务管理实行责任到人,既有分工又有协作,馆内出现人人积极向上、扎实干事的良好氛围。为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先后多次组织专兼职档案人员业务培训活动,邀请市局专家来校授课;派出人员参加高校协助组的业务活动,赴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江汉大学、湖北文理学院等高校学习考察,参与黄石市档案局组织的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不定期开展校内的兼职档案人员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大大提高了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每年在全体新生中进行档案知识和校史宣传教育活动,学生既充分了解了学校发展变迁的历史,增强了爱校荣校意识,又掌握了档案基本知识,增强了档案法制观念。通过档案网站开展利用服务,网络版档案管理系统的推行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提高了管理效率。开通了远程档案查询服务,方便了全国各地的校友,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近几年档案馆每年提供档案借阅服务近4000余次,调卷近2万余卷次。依据各学院和就业处提供的毕业生派遣名册,及时圆满完成了我校2021届5300多份学生档案清理审核、寄送工作,无一差错。
学校党委行政对档案馆的工作极为重视,档案馆全体人员决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踏实工作,热忱为全校师生服务,充分发挥档案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应尽的作用。
二、馆藏档案情况
(一)馆藏档案来源
我校档案馆现有7个全宗,包括湖北理工学院、黄石职业大学、湖北省黄石工人疗养院、湖北省大冶师范学校、湖北省卫生学校、黄石教育学院、黄石市广播电视大学等单位的档案。
1号全宗为湖北理工学院,主要包括自1975年发展至今的所有学校产生的档案,包括黄石市工业学校、湖北省高等院校黄石高工班、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黄石分院、黄石大学(筹)、黄石高等专科学校、黄石
理工学院、湖北理工学院等所形成的档案。
2号全宗至七号全宗是在学校发展进程中陆续并入过程中并入单位的档案,其中2号全宗包括湖北省高等院校黄石高医班、黄石职业大学1978-1988年产生的档案材料;3号全宗为湖北省黄石工人疗养院1954-1994年形成的档案材料;4号全宗为湖北省大冶师范学校1949-2006年的档案材料;5号全宗为湖北省卫生学校1954-2007年产生的档案资料,6号全宗为黄石教育学院1978-2006年形成的档案材料,7号全宗为黄石市广播电视大学1979-2007年产生的档案,各全宗部分缺失档案经过档案馆人员的抢救或追踪及补充,基本保证了档案的完整和真实。
(二)档案分类
湖北理工学院全宗依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与《高等学校实体分类法》规定,分为党群、行政、教学、科研、基本建设、仪器设备、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出版、外事、财会、声像、实物等12大类分类整理,学生档案按照人事档案管理办法实行校系两级管理。
(三)档案总数量
学校档案馆现有7个全宗,馆藏档案总量41826卷(册),18563件。其中文书学籍等档案15448卷,18563件,财会档案14546卷(册),基建档案1547卷,实物档案1730件(枚),照片档案148册,光盘769张。
1号全宗现有档案27556卷,16480件。其中教学类档案9304卷;科研类605卷;基建类档案1547卷;设备类320卷;产品类档案15卷;出版类102卷,以件整理永久344件,30年29件,10年3件;外事类档案35卷,以件整理永久58件,30年60件,10年149件;财会类档案14546卷(册);档案照片106册,光盘769片,实物类1730件(枚)。
2号全宗黄石职业大学有文书档案共计2083件,其中永久478件,长期1605件;学籍档案永久34卷,基建档案长期7卷。
3号全宗湖北省黄石工人疗养院文书档案47卷,其中永久44卷,长期3卷。
4号全宗湖北省大冶师范学校文书档案1002卷,财会档案2160卷(盒),实物档案137件,照片档案16册,资料60册。
5号全宗湖北省卫生学校文书档案661卷,学籍档案377卷,财会档案2065卷,基建档案62卷,实物档案323件(枚),声像档案光盘1张。
6号全宗黄石教育学院文书学籍档案657卷,财会档案1273卷(盒),基建档案8卷,实物档案50件,档案照片13册,资料53卷(盒)。
7号全宗黄石广播电视大学文书学籍档案1194卷,实物档案77件(枚),档案照片13册,财会档案3345卷(盒),资料77卷。
去世职工人事档案159卷,另还有学生个人档案5526袋和若干其它资料。馆藏案卷立卷基本符合国家规定,做到了组卷合理,目录清晰,案卷标题准确,材料整理规范,排列科学统一。
(四)档案起止年代
馆藏档案形成的最早年代是1949年10月18日,文件内容是“鄂东南电力有限公司大冶电厂致湖北省立大冶师范学校函”,最晚年代是2022年。
(五)各类档案的整理情况
1号全宗湖北理工学院档案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整理。
1975-1991年(含)档案按照党群、行政、教学、基建、实物、财会等大类整理,教学类中学籍按照专门档案整理,按照“年度-问题”二级分类法进行分类。
1992-2008年档案按照《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按照党群、行政、教学、科研、基建、仪器设备、产品、出版、外事、财会、实物、声像等大类按照“年度-问题”的分类方法分类整理。
2009年以后档案按照实体分类法参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要求,文书档案按照“年度-问题-保管期限”的三级分类方案进行整理,主要包括党群类、行政类、出版类、外事类、设备综合、科研综合、财会综合、基建综合等档案以件的形式整理;教学类、设备类、科研类、基建类档案按照科技档案以案卷形式整理,财会档案、学生档案分别按照相应的专门管理办法整理。
2号全宗黄石职业大学档案送黄石市档案局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整理,按照党群、行政、教学分类,教学类中学籍档案单独按专门档案整理,按照“年度-问题-保管期限”三级分类法进行分类。
3号全宗黄石工人疗养院档案形成时间自1954年,截止1994年,主要反映黄石工人疗养院综合管理的材料。
4号全宗湖北省大冶师范学校档案起止年代1949-2006年,主要反映大冶师范学校关于综合管理、教学等方面的材料,合并接收后基本保持原整理情况。
5号全宗湖北省卫生学校档案形成起止年代1952-2007年,主要反映湖北省卫生学校党政管理、教学等方面的材料,接收档案时保持原整理状态未打散重新整理。
6号全宗黄石教育学院档案形成起止年代1978-2006年,保持接收时整理状态未做改动。
7号全宗黄石市广播电视大学档案形成时间自1979年起,2007年止。接收档案后发现有重号,不利于查阅。在黄石市档案局的指导下保持原案卷整理状态不变,但按照时间顺序重新编目排序,方便查询。
(六)档案管理情况
1、档案管理基本条件:我校档案馆面积现有1100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940平方米,档案装具满足工作需要,配有空调机、除湿机、温湿度计、防磁柜、消毒柜、灭火器、复印机、扫描仪、电脑、防虫剂、防盗门窗等档案保管设施,保护设施基本符合档案库房保管条件,配有专职档案管理员7人,兼职档案员67人。
2、修订档案管理制度:如《湖北理工学院档案管理办法》、《湖北理工学院档案工作规范》、《湖北理工学院档案利用审批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档案基础工作扎实,信息化稳步推进,基本达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3、档案利用情况:近几年我校档案利用量越来越大,每年为师生服务均在700人次以上,查全率和查准率在95%以上,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